拳道教育,帮您让孩子少走弯路! 该面对的阻碍, 经历的挫折, 忍受的磨难绝对躲不过。 家长用自己的经验告诉孩子少走弯路, 不如培养他面对困难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实力。 带孩子学跆拳道, 让他吃点苦, 锻炼体质, 磨砺意志。 遇到困难, 用冷静与实力解决, 不退缩、不犹豫, 这便是少走弯路。 孩子将来面对的是充满竞争的社会。 “适者生存”“优胜劣汰”的法则是毫不留情的, 家长再宽大的翅膀也无法护送孩子抵达理想的彼岸。 如果今天孩子没有吃苦的精神准备, 缺乏吃苦的能力, 将来会真正体会到“苦”的滋味。 家长对孩子过多的呵护, 实际上就好比在无意中制造陷阱, 最终会让孩子跌进去。 【一】 跆拳道让孩子受点“疼痛”与“磨难” ——身体变得强大 带孩子学跆拳道, 感受训练过程的辛酸艰苦, 让他一次次地付出, 慢慢掌控自己的身体。 尝试以前不敢做的动作, 挑战更强的对手。 每一次疼痛, 每一次付出都以变得更强大为动力。 如果孩子所做的事都是家长精挑细选出来的干净、简单、容易的活儿, 孩子遇到出其不意的困难时, 就会备受打击, 束手无策。 教训和经验一样重要, 不经历风雨,何以见彩虹; 不遭遇失败,就难以深刻体会成功的喜悦。 不时遭受小挫折的孩子, 才可能不被大的打击所吓倒; 在过去的挫折中学到克服困难的方法的孩子, 才能同样有能力摆脱困境; 有过战胜困难的经历, 孩子才能对自己更有信心。 让孩子吃苦受难不是故意找茬惩罚他们, 而是希望孩子能从中获益, 使其身体、智力、意志品质都得到锻炼。 【二】 ?跆拳道培养孩子自理能力 每次上完课, 教练都会给学员布置任务, 除了教学内容, 还会有家务。 为的是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。 不会做可以学, 不肯做就可怕了。 如果孩子养成了懒惰、好逸恶劳的心理, 就很难摆脱对家长的依赖, 获得独立的能力。 其实, 大多数三四岁的孩子对劳动是充满兴趣的, 他们会争着去倒垃圾、帮忙拣菜、扫地抹桌, 但家长或怕累着他们, 或嫌他们越帮越忙, 总把他们打发到一边。 殊不知, 这样不仅剥夺了孩子能力的锻炼和在劳动过程中学习的机会, 剥夺了孩子享受劳动乐趣的机会, 还给孩子传达了一个错误的概念: 劳动是一种负担。 有的家长把劳动作为惩罚孩子的手段, “你不听话,罚你洗碗。” 这样更让孩子觉得劳动是一种痛苦。 所以家长自己得从根本上审视自己对劳动的看法, 提醒自己劳动的价值。 实际上许多家长自己是很吃苦耐劳的。 为父母的总是希望把最好的东西传给孩子, 为什么不把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传给孩子呢? 让孩子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, 跟孩子一起唱着歌儿干活, 把劳动的过程变成加深亲子关系的最好途径。 欣赏孩子的劳动成果, 让孩子体会到劳动所带来的成就感, 赞扬孩子的干活劲头, 让孩子明白爱劳动是一种美德, 同时学会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。 【三】 ??跆拳道锻炼孩子心理承受力 参加晋级考试和各类跆拳道比赛, 都是对孩子心理素质的锻炼。?? 坚强意志的培养除了需要经历挫折的机会, 还需要有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的良好心态。 帮助孩子学会客观分析成功或失败的原因, 才能使他们成功时自豪但不骄傲, 不断再接再厉; 失败时失望但不气馁, 依旧勇往直前。 孩子因思维能力的限制常常不能全面地分析问题, 当自己做成了一件事, 或达到了自己的目标, 容易把功劳归因于一个方面。 自信的孩子会认为是自己的能力强、聪明所致; 不自信的孩子可能觉得自己侥幸, 或认为都是别人帮忙的缘故。 家长在肯定和表扬孩子成绩的同时, 可以问问孩子自己认为成功的原因是什么, 针对孩子的分析, 提醒孩子考虑他们没有想到的因素。 这样既有利于孩子总结经验, 培养孩子分析问题的能力, 也有利于孩子形成对自己的正确评价, 树立合理的自信。 我们无法预知事情的发生, 唯有让孩子从身体到心理变得足够强大。 |
评论